前几日出差,临走之前,恰巧与一位好友在电话中谈及去山东高密公干一事,好友兴致很浓,对我说“高密菜刀非常有名”,我便痛快地答应一定给他带一把回来。以前在莫言先生的《檀香刑》中看到过高密的,然而印象不深,几乎想不起来,高密菜刀更是闻所未闻。......
高密之行第二天上午就把事情谈完了,下午正好没事儿,于是四处打听高密菜刀。听当地人讲确有此刀,但是正宗菜刀距离市区比较“远”,在高密夏庄镇十里堡村,需要驱车才能到达。闲话少说,我赶紧叫了一辆出租车。开车老板说话我几乎听不懂,一身棉袄一样的衣服外面是暂时沉落的飞灰,黑色的皱纹就像是刻上去的一样,感觉从前是赶马车的车老板,如今改了行当开起了出租车。我是很善于与劳动人民交流的,三言两语过后就混熟了,我请他帮忙挑一把正宗的高密菜刀(此前曾听说高密菜刀有假),他很重视我的请求,打手机问寻好友,据说他朋友曾经在菜刀厂干过一段时间,也算是有路子了。我心中暗喜。不长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十里堡(远和不远看来很大程度上是相对说法),村口竖着一个菜刀形状的大牌子—“天下第一刀”!看来就这儿没错了,不然像这样的牌子是没人敢乱栽的。
进了村顿时傻眼了,一条土路两旁都是菜刀厂,可谓菜刀厂一条街,而且都是家庭作坊式,庭院就是厂房,厢房就是办公室。车老板领我看了其中一家,我不是很满意,也就是普通的菜刀,很薄,铁片似的,虽然锋利,可不顺手,也不好看。于是车老板带我直接开到了街的尽头,一转弯儿进了一家大庭院。这家厂果然不错,规模要比其他厂大一些,车老板和妇女厂长用当地方言聊了几句,我便说明了来意。厂长非常好客,虽然我只买一把,她还是给我介绍得很详细,分门别类,一分钱一分货地给我展示了一番,我最后选了一把印着龙纹铜把手的甑明瓦亮的菜刀,花了二十五大元,走之前我还指着院棚里打铁的师傅问厂长:“那位打铁的师傅就是邵师傅?”老板笑了笑说:“不是,不是,‘邵师傅’是这个菜刀的牌子”。后来才知道,自己确实有点儿傻,......高密菜刀是外地人的叫法,其实就是夏庄十里堡邵家菜刀,邵家菜刀是高密菜刀的鼻祖,有着四百多年的历史,闯关东,走江南,全国闻名,有‘天下第一刀’的美誉,这在《高密县志》里是有详细记载的。
提着“天下第一刀”,一路担惊受怕,生怕火车上被当作管制刀具给没收了,后来到了北京,单位派车来接我,我才放下心。友人见了菜刀更是高兴,心中之美溢于言表!我提醒他朋友之间是不能送“刀”地,这样很可能割断了友情和缘分,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专家级人物,不用我多说。最后我拿了他十大元,算是贵买贱卖,不算是送。高密菜刀就这样从山东引进到了首都。菜刀怎样只有用了才知道,但是菜刀厂一条街真的是见面不如闻名......